2024年,市場監管總局批準新建國家標準物質1135項,比上年增長51.9%,總數超1.8萬(wan) 項,為(wei) 保障經濟社會(hui) 各領域“測得了、測得準"提供有力支撐。
從(cong) 分布領域看,一級標準物質食品類、二級標準物質環境類占比較大。2024年批準新建一級標準物質83項,比上年增長22.1%。其中,食品類標準物質45項,占比54.2%;環境類標準物質3項,占比3.6%。新建一級標準物質應用領域分布不均衡,食品類標準物質數量是環境類的15倍。
2024年批準新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1052項,比上年增長54.9%。其中,環境類標準物質578項,占比54.9%;核材料與(yu) 放射性類標準物質1項,占比0.1%。新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應用領域分布受市場影響,環境類標準物質數量占比超過50%,而核材料與(yu) 放射性類標準物質僅(jin) 有1項。
一級標準物質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特點明顯。一級標準物質代表該領域的國內(nei) 高水平,其研發瞄準科技前沿及基礎應用。2024年新建的食品類一級標準物質應用於(yu) 獸(shou) 藥殘留檢測、轉基因玉米檢測、蔬菜糧食中的重金屬等成分檢測,滿足食品檢測領域高準確度、技術難度較高的標準物質應用需求,以支撐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;化工環境類一級標準物質主要麵向溫室氣體(ti) 排放、環境監測等方麵,其中達到高精度碳監測要求的氣體(ti) 標準物質,為(wei) 全國碳監測提供高精度的“標尺";物化特性及工程技術類標準物質主要麵向精密製造及能源性能相關(guan) 檢測,為(wei) 我國精密製造及原油十六烷值、黏度值提供具有溯源性保證的測量標準。
標準物質研製機構分工日趨清晰。一級標準物質技術難度大、投入高、研發周期長、回報慢,其申報主體(ti) 主要為(wei) 科研機構。獲批的83項一級標準物質中55項由科研機構研發,占比66.3%。國家二級標準物質研製生產(chan) 主要受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驅動,企業(ye) 成為(wei) 供給主體(ti) ,標準物質產(chan) 業(ye) 化特征更加明顯。獲批的國家二級標準物質中,科研機構研發153項,占14.5%;企業(ye) 研發899項,占85.5%。科研機構和企業(ye) 研究成果基本形成互補,科研機構瞄準科技前沿開展攻關(guan) 研發以支撐國家戰略基礎需求,企業(ye) 麵向市場滿足具體(ti) 領域個(ge) 性化需要。
民營企業(ye) 成為(wei) 標準物質研製的重要力量。黨(dang) 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,出台一係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磅政策。在標準物質領域,民營企業(ye) 密切跟蹤標準物質實際應用需求,動態調整研究部署,標準物質研製方麵取得長足發展。2024年新建的國家標準物質中,847項由民營研製機構研發,占比74.6%。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背景下,民營企業(ye) 性質的研製機構研發活動活躍,保障了國家標準物質的有效供給。
地址:東(dong) 莞市萬(wan) 江區大塘電商中心B區448 傳(chuan) 真: 技術支持: 備案號: GoogleSitemap
星空体育官网首页网站 版權所有 © 2018.